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神經根或椎動脈等受壓,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頸部功能障礙,常表現(xiàn)為頸部酸痛、僵硬等。自我鍛煉能夠有效解除頸部疼痛不適,下面介紹四種方法,簡單易行,值得一試。
頭頸部鍛煉
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先將頭頸向左側彎,同時左手經頭頂上方去觸碰右耳朵,停留片刻,還原到準備姿勢。然后反方向做同樣動作,反復5~10次。
低頭含胸,兩臂在胸前交叉,盡量伸向對側,左臂在上;然后挺胸,兩臂展開,同時頭頸向左旋轉,眼睛看著左手,停留片刻后還原到準備姿勢。然后反方向做同樣動作,反復做5~10次。
先將頭頸向左旋轉,同時左手經體前伸向右肩上方,停留片刻,還原到準備姿勢,然后反方向做同樣動作,反復5~10次。
按摩穴位
找出壓痛點和筋結處,用食指或拇指點按穴位。常用穴位有風池(在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風府(在頸后部,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大椎(在頸后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線上)、肩井(在頸后部,第7頸椎棘突與肩峰最外側點連線的中點)等。再以雙手中指、食指重疊置于頸部正中線,自上而下,依次按壓各頸椎棘突,每按壓1次,頭后仰1次,通過加大頸后伸的幅度,疏通經絡。
中藥枕
取葛根、藁本、川芎、薄荷、紅花、桃仁、伸筋草、透骨草、桂枝各30~50克,放于自制的布袋中(大小與枕頭類似),睡覺時置于枕部和頸后側。藥枕高度以自己的拳頭高度為準,仰臥時枕頭高度與自己的一側肩寬一致為好。使用時將藥枕中間壓扁,頸部著枕處墊高,使頸椎既不前屈也不側彎,保持適度的后伸位。
中藥熱敷
取羌活、防風、荊芥、獨活、當歸、續(xù)斷、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紅花、枳殼各12克,放于紗布袋內,先冷水浸泡4~8小時后瀝水,再放入蒸鍋內加熱10~15分鐘,待其溫、濕適度且味道濃郁之際,外敷于頸部。每次外敷1~2小時,早晚各敷1次,連續(xù)10日為1個療程??沈尦L寒濕邪、通經活絡、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