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醫(yī)家對保持大便通暢極為重視。葛洪認為:“子欲不死,腸中無滓;子欲長生,腸中當清?!敝煺鸷嘁苍凇兜は姆ā分刑岢觯骸拔逦度肟?,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積聚既久,致傷沖和,諸病生焉。”就是說,腸中的殘渣、濁物要及時不斷地清理,排出體外,才能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經(jīng)常大便不暢,可導致濁氣上擾,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調(diào),誘發(fā)多種疾病。
中醫(yī)認為,便秘分為實秘和虛秘兩大類,實秘包括熱秘、氣秘、冷秘等,虛秘包括氣虛、血虛、陽虛等。體虛者及老年人的便秘大多屬虛秘,此類患者不耐藥物攻下,更適合施用飲食療法,且食療具有攻補兼施、通便而不傷正等特點,更有利于患者正氣得復、早日痊愈。下面向大家介紹幾款適合虛秘患者的潤腸美食。
氣虛:黃芪玉竹煲兔肉
氣虛便秘者常表現(xiàn)為:大便并不干燥,臨廁努掙乏力,難以排出,便后乏力,汗出氣短,面白神疲,肢倦懶言。此類患者可以服用黃芪玉竹煲兔肉來改善癥狀。
材料:黃芪30克,玉竹12克,兔肉250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兔肉切成小方塊,放入砂鍋內(nèi);黃芪、玉竹去雜質(zhì),用潔凈紗布包裹,一并放入。用文火熬煮,煮制兔肉酥爛后取出藥包,放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益中氣,潤腸通便。黃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補氣藥物之一,《本草易讀》中記載其“益元氣,壯脾胃”,《本草新編》中認為“黃芪乃補氣之圣藥”,《本經(jīng)逢源》中亦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的記載。玉竹在古代被稱為“葳蕤”,《本草通玄》中記載其“能補中益氣、逐熱除蒸,治一切不足之癥”。作為主料的兔肉亦有補益之功,《本草詳節(jié)》中認為兔肉“主補中益氣”。三者合用便成了一道補益中氣、潤腸通便的美味佳肴。
血虛:首烏煮蛋
血虛便秘者常見的癥狀為:大便干結,努掙難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失眠健忘,口干心煩,耳鳴,腰膝酸軟。血虛便秘者可以服用首烏煮蛋來補血潤腸,改善便秘情況。
材料:何首烏6克,雞蛋兩個,蔥、生姜、食鹽、料酒適量。
做法:先將何首烏洗凈,再把雞蛋、何首烏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并放入適量蔥、生姜、食鹽、料酒。然后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煮至蛋全熟。隨后將雞蛋撈出,去殼,再放入鍋內(nèi)煮2分鐘即可。
功效:補血養(yǎng)血,潤腸通便。何首烏是補血要藥,《藥性切用》中記載其“益肝補腎,為平補陰血之良藥”。且何首烏自古便被用來治療痔疾,在《本草綱目》中便有何首烏“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氣”的記載。雞蛋是一種常見的血肉有情之品,《得配本草》中記載其有“益氣補血”之功。兩者相合,既能養(yǎng)血消痔又可氣血同補,共奏補血養(yǎng)血、潤腸通便之功。
陽虛:肉蓯蓉粥
陽虛便秘者常表現(xiàn)為: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四肢不溫,喜熱怕冷,小便清長,腹中冷痛拘急,腰膝酸冷。陽虛便秘者可以服用肉蓯蓉粥溫陽通便。
材料:肉蓯蓉10克,羊肉200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將肉蓯蓉加水100克,煎煮30分鐘,去渣備用。再將羊肉切片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燉煮至羊肉酥爛,備用。另起一鍋,加入粳米及適量清水,將粳米煮至米開湯稠時,向其中加入肉蓯蓉汁及燉煮好的羊肉,再同煮片刻?;穑w緊蓋悶5分鐘即可。
功效:溫陽補腎,潤腸通便。肉蓯蓉不僅可以補陽,更有潤腸通便之效?!侗静菥V目》中記載肉蓯蓉可“益髓,悅顏色,延年,大補壯陽”,《本草易讀》中則有肉蓯蓉“最滑大腸。便結者宜之”的記載。羊肉性溫熱,有補益之功?!侗静輦湟氛J為其可“補虛勞,益氣血,壯陽道,開胃健力?!本鬃鳛槿藗冏畛R姷闹魇持?,亦是一種益氣養(yǎng)胃的佳品。《本草衍義》記載粳米可“平和五臟,補益胃氣”。三者合用,便成了一道不僅味道鮮美,且溫陽補腎、潤腸通便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