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秋季,又到了吃石榴的季節(jié),晶瑩剔透的石榴不僅看起來紅潤光滑,吃起來更是清脆爽甜,讓人垂涎三尺。石榴不僅顏值高,還全身都是寶,其根、皮、葉、花、果實均可入藥,堪稱水果中的“紅瑪瑙”,被譽為“神仙果”。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石榴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石榴全身皆入藥
石榴葉石榴葉味酸澀、性溫,歸肝經(jīng),具有收斂止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用于泄瀉、痘風(fēng)瘡、癩瘡、跌打損傷等。
據(jù)《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用石榴樹葉60克、生姜15克、食鹽30克,炒黑,煎湯代茶,頻頻飲服,治療急性腸炎,水瀉不止?!兜崮媳静荨酚涊d,用石榴鮮葉揉搓,然后敷在創(chuàng)傷處,可用于治跌打損傷?!兜崮媳静輬D說》中記載,用石榴葉煎洗可治療痘風(fēng)瘡及風(fēng)癩。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石榴葉可顯著降低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增強胃蛋白酶活性,促進(jìn)消化和微循環(huán),幫助解決一些消化不好等問題,還可以抗氧化。
石榴根石榴根味酸澀、性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驅(qū)蟲、澀腸、止帶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蛔蟲、絳蟲、久瀉、久痢、赤白帶下。
《廣西中草藥》中記載其主治絳蟲病、蛔蟲病、蟯蟲病、腹痛腹瀉、痢疾、便血、脫肛?!侗静菥V目》記載其可“止?jié)瓰a痢帶下?!薄渡虾3S弥胁菟帯分杏涊d其具有驅(qū)蟲、收斂的功效,可治蛔蟲、絳蟲、腎結(jié)石、糖尿病、乳糜尿。
現(xiàn)代藥理學(xué)表明,石榴根含石榴皮堿,對絳蟲的殺滅作用很強,根皮水浸液還可促進(jìn)血液凝固。
石榴花石榴花味酸澀、性平,具有收斂止瀉、殺蟲、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衄血、吐血、外傷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外用可治中耳炎。
《分類草藥性》中記載,石榴花“治吐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紅崩白帶。湯火傷,研末,香油調(diào)涂?!薄陡=耖g草藥》中記載,“治齒痛,水煎代茶常服”?!兑吧幹矆D說》中記載,石榴花“治中耳發(fā)炎,防止流膿”。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石榴花具有抗氧化、護(hù)肝、抗糖尿病及止血消炎等多種生物活性。
石榴果石榴果,味酸、甘、澀,性溫,歸肺、腎、大腸經(jīng),具有生津止渴、收斂固澀、止瀉止血的功效,主治津虧口燥咽干、煩渴、久瀉、久痢、便血、崩漏等。《本草綱目》中記載石榴“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
石榴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鞣質(zhì)類、黃酮類、生物堿和有機酸等。石榴的藥理作用非常廣泛,尤其在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腫瘤、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等方面顯示出強有效的生物學(xué)活性。
石榴皮石榴皮,別名石榴殼、酸石榴皮、西榴皮等,始載于《雷公炮炙論》,之后,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其味酸、澀,性溫,歸大腸經(jīng),具有澀腸止瀉、止血、驅(qū)蟲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等,炒炭后收澀力增強?!端幮哉摗分^其“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常用于中氣虛弱之久瀉久痢之癥,可單用或配伍用。石榴皮酸澀而溫,入于大腸,能安蛔殺蟲止痛,《本草拾遺》曰其“主蛔蟲,煎服”,可用于蛔蟲、鉤蟲、絳蟲等多種腸道寄生蟲病,常與檳榔、使君子等驅(qū)蟲藥同用。另外,石榴皮還能外用,取適量煮水坐浴,能起到驅(qū)蟲殺菌的作用,可治療外陰瘙癢、帶下異常。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石榴皮具有抗菌、抗病毒、驅(qū)蟲等作用,但因其含鞣質(zhì)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切記用量不宜過大。
食用石榴的注意事項
石榴的果實晶瑩剔透,酸甜多汁,是秋季非常受歡迎的水果之一。但大家一定要注意,石榴雖然酸甜可口、好處多多,卻不建議多吃,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有胃病、腎病的人群建議不要食用或者減少食用石榴,因為石榴中的蛋白質(zhì)、果糖等成分會助火生痰。
②石榴是溫性水果,所以容易上火的人群不適合多吃。
③感冒患者和小朋友建議少吃石榴,因為吃過量石榴會導(dǎo)致發(fā)熱痰鳴,影響感冒的康復(fù)。
④石榴中含有的糖分較多,所以糖尿病患者建議少吃石榴。
此外,石榴中的果酸會對牙齒造成一定的腐蝕作用。而且石榴籽難以消化,如果連籽一起吃下,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張錫純石榴食療方
寧嗽定喘飲
出處:《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材料:生懷山藥50克,甘蔗自然汁30克,酸石榴自然汁18克,生雞子黃4個。
做法:先將山藥煎取清湯一大碗,再將余三味調(diào)入碗中,分三次溫飲下,約兩小時服一次,溫藥時注意不可過熱,過熱則雞子黃熟而效大減。
功效:潤肺止咳,收澀益陰。適宜于由于津虧液少而致肺燥的干咳不止,纏綿不愈,漸至咳喘并發(fā),口干舌燥者。
該食療方是近代名醫(yī)張錫純擬定的一個名方。張錫純十分擅用石榴,認(rèn)為其能斂肝火,保合肺氣,為治氣虛不攝肺勞喘嗽之要藥,臨床應(yīng)用時,若連皮搗爛煮湯飲之,又善治大便滑瀉,小便不禁,久痢不止,女子崩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