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近視度數(shù)的加深,如何有效地防控孩子的度數(shù)增加,成了家長們的心病。
現(xiàn)在青少年的主流近視防控方法有3種——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OK鏡)、近視離焦眼鏡,這三者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到底要怎么選擇呢?
普通框架眼鏡的防控原理
普通框架眼鏡是一種傳統(tǒng)且是當前社會主流的近視防控手段,主要作用是矯正視力,很少有并發(fā)癥,價格便宜很是經濟實惠,但防控近視效果一般。
因為普通框架眼鏡在鏡片的設計原理上,會形成周邊視網膜“遠視性離焦”。鏡片的光學區(qū)成像設計是在平面上完成,但實際上人體視網膜是曲面的,這樣會造成鏡片中央部分成像正好在視網膜上,而周邊成像卻在視網膜之后,這就是“遠視性離焦”。
而動物實驗和人類的研究都表明,周邊視網膜的遠視性離焦,會促使眼球向視網膜后方成像處生長,導致眼軸增長,從而繼續(xù)加深近視。
因此,相比近視了不戴眼鏡,戴普通框架眼鏡確實能延緩近視增長速度,但僅僅是延緩效果一般。
OK鏡的防控原理
OK鏡是一種采用特殊逆幾何形態(tài)設計的角膜塑形鏡片,以新型的高透氧物料,根據(jù)精密設計而成。
其內表面由多個弧段組成,鏡片與淚液層分布不均,由此產生的流體力學效應改變角膜幾何形態(tài)。
首先,OK鏡和角膜之間有一層淚液緩沖,在睡覺時OK鏡戴在角膜前部,通過塑形逐步使角膜中央彎曲度變平、從而改善白天的視力。
同時,在角膜中周部形成離焦環(huán),經過離焦環(huán)的光線會成像于周邊視網膜前,形成近視性離焦。
研究表明,近視性離焦可以使眼軸生長速度變慢,延緩青少年近視度數(shù)加深。
其次,壓平發(fā)生變化的主要是角膜上皮細胞,這層細胞具有不斷再生和移行的能力。停戴OK鏡后,角膜上皮細胞可繼續(xù)再生和移行,眼睛會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
OK鏡只需要在晚上睡覺之前佩戴,早上摘下,白天一天不需要戴鏡,視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較為方便。非常適合跳舞、打球等活動比較多,不適合戴框架眼鏡的孩子。
近視離焦眼鏡
近視離焦眼鏡,采用周邊離焦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近視眼鏡的光學原理,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青少年近視防控手段。
與普通鏡框眼鏡“遠視性離焦”原理不同,近視離焦眼鏡采用“周邊離焦原理”:
配戴近視離焦眼鏡后,中心部位的物像投射在視網膜上,而周邊部位的物像投射在視網膜前方,延緩眼軸的增長趨勢,從而使近視增長速度沒這么快。
需要注意的是近視離焦鏡片與普通單焦點鏡片相比,對比度會略有下降,但不會影響視物。
溫馨提示:這三者對于近視防控都有作用,至于選擇哪種,需要綜合眼健康狀況、個人需求及醫(yī)生建議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