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蔡國慶在社交媒體發(fā)文自爆患上帶狀皰疹,不少熟悉該病、患過該病的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此病的疼痛確不一般,有網友還介紹此病的另一個名字叫“火蛇纏腰”。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這種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易患此病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有研究顯示,90%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潛伏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tǒng)功能下降,帶狀皰疹的發(fā)病率呈現升高的趨勢。
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fā)生帶狀皰疹,即使身體健康,50歲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增加,尤其是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帶狀皰疹。
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帶狀皰疹風險比無基礎病人群增加24%~41%,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是帶狀皰疹的主要高風險人群之一。此類人群一旦發(fā)生感染,有可能導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現臨床不良健康結局甚至增加死亡風險。以糖尿病為例,糖尿病患者得帶狀皰疹后,會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
治療帶狀皰疹越早越好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時表現為水痘或隱性感染,之后病毒會長期潛伏在身體里,在免疫力下降時可能再次激活,發(fā)為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發(fā)病時會出現紅斑和水泡,這些水泡會沿著神經走向呈帶狀分布,且常出現在腰部,因此得名“火蛇纏腰”。
帶狀皰疹病程通常為2~4周。在皮損出現的72小時之內治療效果最好,產生后遺神經痛的概率也最低。
預防此病要提高自身基礎抵抗力,清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并且進行適度鍛煉。此外,接種疫苗也是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
治療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中醫(yī)外治有優(yōu)勢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指帶狀皰疹皮疹愈合后持續(xù)1個月及以上的疼痛,是一種慢性神經性疼痛,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針刺樣、燒灼樣、電擊樣疼痛,疼痛呈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患者年齡越大,后遺癥發(fā)生率也越高。研究顯示,有10%~30%的患者會出現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0%~50%的患者疼痛時間超過1年,部分可達10年。
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針灸科主治中醫(yī)師臧平介紹說,針刺、電針、火針、艾灸、棉花灸、放血、閃罐等方法都可用于治療帶狀皰疹,取穴多為局部取穴,療效確切,復發(fā)率低,毒副作用少。以閃罐、針刺、放血組合運用為例,可先在帶狀皰疹后遺癥神經痛皮膚區(qū)閃罐,觀察皮膚區(qū)顏色變化,閃罐后皮膚留下紅色、紫色或紫黑色痧象,則再采用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出痧處,一般刺入1~2毫米深,最后拔罐并留罐10分鐘。
臧平介紹,中醫(yī)認為此病多為帶狀皰疹疾病后期余邪未盡,與肝膽濕熱搏結,阻滯經絡以致氣血不通,或日久消耗正氣,經脈失養(yǎng)所致。從臨床就診患者來看,帶狀皰疹早期配合中醫(yī)外治法可有效縮短水泡吸收時間,促進結痂恢復,促進皮膚炎癥消退;后遺癥期配合中醫(yī)外治法可達到扶正祛邪止痛之效,有效緩解神經痛癥狀并改善患者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