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大承氣湯
【方劑出處】:
《傷寒論》
【方劑歌訣】: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急下存陰第一方。
【方解】:
本方為瀉下之峻刺,有通便瀉熱之功。方中以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腸胃為主藥;輔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積滯不去,由于氣滯不行,故佐以枳實、厚樸消痞除滿,行氣散結(jié),四藥合用,有峻下熱結(jié)的功效。對于腸胃燥實、郁滯不通者能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承氣。
【配方組成】:
大黃12克、厚樸9克、枳實9克、芒硝12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1.腸胃燥熱積滯。證見大便堅實不通,脘腹脹滿,疼痛拒按,高熱神昏,譫語,舌苔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
2.熱結(jié)旁流。證見下利清水臭穢,雖利而腹?jié)M脹痛不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
現(xiàn)代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等。
【注意事項】:
張秉成:“此方須上中下三焦痞滿燥實全見者,方可用之”。
吳瑭亦:“承氣非可輕嘗之品。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系燥結(jié)痞滿,方可用之”。
1.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或表證未解,或胃腸無熱結(jié),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過用會損耗正氣,孕婦禁用。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367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