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11時42分,“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薄叭珖赖履7丁睂O景坤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在遼寧丹東逝世,享年98歲。孫景坤的一生是吃苦在前、公而忘私的一生,是忠誠于黨、奉獻為民的一生。初心不褪色,贊歌永流傳。黨員干部要向孫景坤同志學習,以孫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品質為鏡,用實際行動踐行錚錚誓言,用如磐之心扛起時代使命,激發(fā)昂揚奮進、開拓進取的事業(yè)激情,凝心聚力奔向未來,唱響奮進新征程的最強音。
學習他樸實純粹的精神品質,在“忠誠報國,深藏功名”中盡顯如磐信仰。一身志愿軍戎裝一直懸掛在孫景坤的床邊,每當目光投向這身軍裝的時候,他的眼中充滿了敬意,軍裝上閃耀著孫景坤的忠誠底色和英雄本色,彰顯著他以身許黨、樸實純粹的精神品質。他的耳邊是軍歌嘹亮,他的心中是家國情懷,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會改變。信仰是思想上的清醒,是行動上的自覺,是“風吹雨打”里不變的航向,是“行穩(wěn)致遠”蓄滿的力量。擁有信仰,我們站得穩(wěn)立場、經得住考驗,我們能扛牢擔子、辦成難事,信仰是我們迎接風浪的強大動力,是我們克難制勝的堅定決心。邁步新征程,黨員干部要以“青云之志”迎接前進道路上的種種考驗,將堅定的信仰轉化為奮斗的決心、迎戰(zhàn)的韌勁、必勝的信念,以如磐信仰引領前行。
學習他扎根鄉(xiāng)村的深情厚誼,在“造福桑梓,解甲歸田”中盡顯為民情懷。放棄留在大城市的機會,孫景坤選擇回到家鄉(xiāng)、造福桑梓,從拎水上山為大山美化綠化到修筑村里的堤壩,從種植水稻玉米到帶頭種植蔬菜,他帶領群眾改變家鄉(xiāng)落后的發(fā)展面貌,讓山城實現(xiàn)了從“爛泥灘”到“米糧川”的巨大轉變。黨員干部要學習孫景坤“扎根鄉(xiāng)村”的情懷,把群眾的想法放在心間,把群眾的期盼放在首位,把群眾的急難愁盼牢牢抓在手里,腳下行的是“為民之路”,手中做的是“奉獻之事”,要以真抓實干的作風托舉民生事業(yè),要以“篤行之”的姿態(tài)為民造福。黨員干部要把“根”深深地扎入基層,把“真摯初心”融入到“繪就藍圖”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地解決好群眾的難題,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學習他堅守陣地的堅韌斗志,在“頑強斗爭,沖鋒陷陣”中盡顯英雄本色。三別故土、三次渡江,孫景坤在戰(zhàn)斗中臨危受命,冒著槍林彈雨,他沖向高地、投身戰(zhàn)斗,他和戰(zhàn)友們以拼死戰(zhàn)斗擊退了敵人的六次進攻,在孫景坤身上也因此留下了20多處傷疤。敢于斗爭是我們黨賡續(xù)傳承的光榮傳統(tǒng),善于斗爭是我們黨贏得勝利、創(chuàng)造輝煌的真功夫。黨員干部要做實踐“熔爐”里的“烈火真金”,要做時代賽道上的“奔騰駿馬”,在現(xiàn)實的考驗中臨之無懼、行之有勇,以“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的勇毅和謀略贏得斗爭的勝利。黨員干部要在風雨洗禮中“守其心”,在歲月風霜中“強其志”,在摸爬滾打中“聚其力”,在實踐中挺起“錚錚硬脊”,用厚實且有力的肩膀扛起事業(yè)責任,在頑強斗爭中打拼出一片新的天地。